茅家港小學雛鷹空間站廣播節(jié)目稿
播出時間:2017年3月18日
一、開場白
《開播曲》(播放)
甲:采擷一縷陽光,編織成七彩的花環(huán)。
乙:留住一陣清風,播撒出希望的明天。
甲:付出一份真誠,打造出溫馨的世界。
乙:帶走一絲煩惱,讓快樂與我們同行。
合:親愛的老師、同學們,你們好!
乙:本期陽光哆來咪廣播由我們茅家港小學播出。
甲:本期廣播的主題是“講文明懂禮儀”。
我是主持人XXX
乙:我是主持人XXX
二、校園快訊
甲:時事縱橫
乙:縱橫天下
甲:秀才不出門
乙:便曉天下事
甲:為提高我校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貌的意識,我校將每年的三月份定位“文明禮儀月”。通過開展各類活動,規(guī)范學生學習、活動以及生活的行為習慣,樹立從自身做起,從小事做起,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,做一個高素質的公民。
乙:在去年的三月份,我校涌現(xiàn)出許多“文明禮儀”標兵。六(2)班徐洋洋同學,在班上,總能帶頭起到文明示范作用,能夠很好地使用文明禮貌用語。他努力學習各門功課,在知識的海洋里,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。他不斷的學習和總結,培養(yǎng)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。
甲:在家中,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好孩子,主動幫助父母干家務,認真、獨立完成家庭作業(yè),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在學校,他尊重師長,團結同學,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,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。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,不斷塑造著豐滿的自我。和同學們一起互相學習,共同進步,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,一起進取,共同提高。
乙:在周末和節(jié)假日,爸爸媽媽會帶他出去游玩,有時在公交車上,他會主動給有需要座位的人讓座。每年春天時,他們全家會一起出去植樹,為社會環(huán)保出一份自己小小的力。在公園玩耍時,看到有亂丟垃圾的現(xiàn)象,自己會充當起一名文明勸導員的身份去阻止這些不文明行為再發(fā)生。
甲:五(1)班湯婷婷,她的行為是文明的,所有人都在見證她的進步,她用每個行為舉止證明文明禮儀無處不在,并且深深地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。在校內她時時刻刻以身作則,關心同學,尊重老師,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,是大家的好榜樣。
乙:每當她發(fā)現(xiàn)校中有不文明現(xiàn)象時,她都會悉心勸導,及時制止,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親自捍衛(wèi)“文明禮儀”四字的尊嚴。每當看到地上的紙屑她都會主動撿起,看到桌椅亂時,她都會主動擺正。她熱愛勞動,每次值日都盡職盡責,當自己值日完成后會主動幫助其他同學。作為班長,班級的事情,她都歷歷在心,時時不忘記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,處處為同學、班級做貢獻,她一直是班內同學的楷模、班主任及各位老師得力的小助手。
甲:在校外的她,時時刻刻沒有忘記她是個社會中的小公民,從嚴要求自己,以誠信文明待人,做文明和諧社會的小主人。在公交車上,按順序上車、下車,不擁不擠,遇到老人主動讓座,文明禮儀乘車。在公共場所,她時時注重自己的形象,不做有損學生、社會文明禮儀的事情,做事勤勤懇懇,認認真真。她處處展現(xiàn)一個新時代文明禮儀學生的形象,讓文明禮儀之風吹遍整個社會。
乙:在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!希望今年的三月份,我校能涌現(xiàn)出更多的“文明禮儀”標兵。講了這么多,我們也該采訪采訪,到底文明禮儀包含了哪些內容?
1:我覺得,文明禮儀就是能很好地使用禮貌用語,待人有禮貌,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。能和同學友好相處,知道謙讓,樂于助人。上課遵守紀律,專心聽講,積極發(fā)言,按時完成作業(yè)。
2:我覺得,還包括:課間活動遵守秩序,主動維持班級秩序。愛清潔,講衛(wèi)生,不亂丟紙屑果皮,無亂擦亂寫亂畫現(xiàn)象,能主動撿拾校園內果皮紙屑。愛護公共財物,愛護花草樹木,課桌椅無涂刻等。
3:我補充:學習目的明確,學習態(tài)度端正,刻苦勤奮,成績在班內優(yōu)良。有秩序地進入餐廳,安靜、文明地排隊、進餐。尊重家長,離家或歸家主動與家長打招呼,做力所能及的家務。不在校吃零食,不亂花零用錢。
三、歌曲欣賞
甲:我覺得大家都說得非常好。在這里有一首《文明禮儀歌》,現(xiàn)在讓我們仔細傾聽一下吧!
四、故事欣賞
乙:我們都知道,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。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有勤勞、勇敢、誠實、謙遜的美德,所以素有"禮儀之邦"的美譽。
甲: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!曾子避席,這則故事出自《孝經》,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。
乙:曾子是孔子的弟子,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,孔子就問他:“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,精要奧妙的理論,用來指導天下之人,人們就能和睦相處,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,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?”
甲:曾子聽了,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,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,走到席子外面,恭恭敬敬地回答道:“我不夠聰明,哪里能知道,還望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?!?o:p>
乙:在這里,“避席”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,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,他站起身來,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,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。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后人傳誦,很多人都向他學習。
五、提出倡議
甲: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歷來享有“禮儀之邦”的美譽。岳飛問路,頗知禮節(jié),才得以騎馬跨天下;孔融讓梨,尊敬長輩,長期以來令人贊不絕口;楊時程門立雪,尊師重道,終成大器……。
乙:這一切充分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。作為生活在“禮儀之邦”的炎黃子孫,莘莘學子,我們更應該處處崇尚文明,讓一言一行、音容笑貌展現(xiàn)出青春活潑、自然大方、積極向上、文明禮貌的風采。
甲:因此,為爭做文明學生,創(chuàng)造和諧校園,我們向全校師生發(fā)出以下倡議:
1、要用語文明。如果我問你“你會說話嗎?”你一定會說:“說話誰不會,張口就來。”其實不然,說話的學問大著呢,一個人所說的話總是和他的人品與修養(yǎng)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,優(yōu)美的語言首先建立在尊敬他人的基礎上。因此,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自覺使用禮貌用語。
乙:2、要儀表文明。清潔衛(wèi)生是儀容美的關鍵,是禮儀的基本要求。不管長相多好,服飾多華貴,若滿臉污垢,渾身異味,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。因此,每個人都應該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做到勤洗臉、勤洗腳、勤洗澡、勤換衣、勤剪指甲。作為學生,應該做到不化妝、不戴首飾、不染發(fā)、不燙發(fā),著裝應自然得體,協(xié)調大方,體現(xiàn)出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。
甲:3、要愛護公物。在這美麗的校園里,同學們,你怎么忍心讓潔白墻壁留下一串串的腳印?你怎么可以漠視某位同學在草坪上踐踏,而不去制止呢?當你隨意損壞學校的桌凳及公共設施時,難道就沒有感到內疚和責任嗎?同學們,學校是我們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,愛校護校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。作為學生,愛護公共財物,不人為損壞桌椅,節(jié)約水電是最基本的行為要求。
乙:4、不隨地吐痰,不亂扔垃圾。當你踏著干凈的地面走進教學樓時,你是否想起那些手拿拖把,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?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漫步徜徉時,你是否能體會打掃衛(wèi)生的艱辛?當你隨地吐痰,亂扔果皮紙屑時,你是否感到同學們對此現(xiàn)象的深惡痛絕?我們知道,校園是美好的,可你更應該知道美好的校園需要你的呵護才能一直美麗。
甲5:要懂得尊重,與人為善。尊重就像潤滑油,能使粗糙的磨擦化為烏有。如果有矛盾,要保持冷靜,多進行自我反省,要知道互相理解,寬容待人;還要知道培養(yǎng)較強的協(xié)作精神,這樣才會使班級更團結,友誼更深厚;更要知道恃強凌弱是最沒出息的,幫助弱勢群體才是真善美的主題。
乙:“言為心聲、行為心表”,具備了美好的心靈,文明的言行舉止才能自然顯露。真正的禮貌是發(fā)自內心的。因此,我們應該從小陶冶自身的情操,用一顆真誠、善良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,養(yǎng)成自尊、自愛、自律的品德,尊重他人。
結束語:
甲: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短暫
乙:每一次懷想都是那么香甜
甲:讓我們在快樂的海洋里翱翔!
乙:讓我們手牽著手。
甲:讓我們肩并著肩。
本期雛鷹空間站廣播節(jié)目到此結束,感謝您的傾聽,讓我們下次再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