播出時間:2017年5月6日
(播放音樂——戲說臉譜)
甲:清脆的歌聲縈繞耳旁,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。
乙:我們制作一份真誠,與你們同行。
甲:我們網(wǎng)羅一片快樂,與大家分享。
乙:敬愛的老師們!
甲:親愛的同學們!
合:大家好!
甲:雛鷹空間站又和大家見面了!我是久隆小學的***。
乙:我是久隆小學的***。
甲: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——《說唱臉譜》,它借鑒京劇唱腔和旋律,將我國的傳統(tǒng)戲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,使整首歌聽起來瑯瑯上口,亦歌亦戲。這首歌由作詞家閻肅作詞,作曲家姚明作曲,并由青年歌手謝津演唱,流傳甚廣,深受人們喜愛。同學們,你們知道這首歌中提到了哪幾位歷史人物嗎?
乙:當然知道,我在幼兒園時,老師就教了,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,紅臉的關公戰(zhàn)長沙,黃臉的典韋,白臉的曹操,黑臉的張飛叫喳喳。
甲:那我們今天就借這首歌,聊聊京劇吧!京劇是我們的國粹,它有200多年的歷史,傳統(tǒng)京劇大多表現(xiàn)的是歷史題材,表現(xiàn)的人物大多是帝王將相、才子佳人,而現(xiàn)代京劇大多表現(xiàn)的是現(xiàn)實題材,表現(xiàn)的人物大多是工人、農民、解放軍,那么他們之間到底有哪些不同呢?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傳統(tǒng)京劇與現(xiàn)代京劇的區(qū)別。
甲:他們主要有以下幾種:
1.表演內容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演工人、農民、解放軍的多,傳統(tǒng)京劇演帝王將相,才子佳人的多。
2.表演方法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塑造角色,演員演角色;傳統(tǒng)京劇講究表演行當,不管角色是誰,演的什么戲,都按那個行當來演。
3.舞臺布景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布景講究,比較寫實;傳統(tǒng)京劇布景簡單而且還很少。
4.表演道具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比較寫實、貼近生活,只有舞臺上的馬是用馬鞭來代替;傳統(tǒng)京劇基本上是抽象虛化的,表現(xiàn)舞臺上的馬、水、火、車、轎子全部是抽象化的。
乙:5.空間轉換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空間轉換短暫,有真門出入;傳統(tǒng)京劇空間轉換虛擬,門、樓梯、渡船全部虛擬,空間轉換大,時間長。
6.演員服裝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服裝比較寫實,都是生活中的裝扮;傳統(tǒng)京劇服裝不分朝代、民族、季節(jié)的。
7.人物念白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采用的是京白,詩韻(最典型的是杜鵑山,全部詩韻),通俗易懂;傳統(tǒng)京劇用的有眾多湖廣音,尖團字,聽起來比較困難。
8.觀眾欣賞點不同:現(xiàn)代京劇觀眾是看戲的情節(jié),傳統(tǒng)京劇觀眾是看角兒。
甲:噢,現(xiàn)代京劇與傳統(tǒng)京劇的不同之處還挺多的,那么它們之間就沒有相同的地方了嗎?
乙:當然有啊。相同之處就是唱腔保留了傳統(tǒng)京劇曲調:西皮、二黃。但是,現(xiàn)代京劇的板式比傳統(tǒng)京劇的板式多。下面我們就來聽一曲《中國少年夢》
甲:話說,這京劇聽起來還真是別有一番味道??!
乙:當然,要不怎么能算是國粹呢?
甲:今天我們來說說京劇表演中男性角色行當中的凈行。
學生(1):京劇凈行中主要分正凈、副凈、武凈等三類。正凈一般是以唱工為主,所以又叫唱工花臉。唱工花臉還有兩個專門名稱:銅錘花臉和黑頭花臉。這兩個名稱與兩個人物有關。京劇《二進宮》里的花臉徐彥昭,他是典型的唱工花臉,手里拿一柄銅錘,所以人們就把銅錘作為唱工花臉的代名詞了。另外,京劇里的包公戲都以唱工繁重為主,例如《打龍袍》、《赤桑鎮(zhèn)》、《鍘(zha)美案》等戲。而且戲里的包公都勾著黑臉,因此黑頭也成為唱工花臉的代名詞了。另外,像《草橋關》里的銚(yao )期、《白良關》里的尉遲恭、《牧虎關》里的高旺,還有《大回朝》里的聞太師等等,都是以唱工為主的花臉戲,都屬于正凈的范疇。下面我們來聽一段銅錘花臉的唱段,京劇《二進宮》中徐延昭的唱段。
主持人:剛才說的是凈行中的正凈,那么,副凈類里有哪些名稱呢?
學生(2):副凈是架子花臉和二花臉的統(tǒng)稱。架子花臉的范圍特別廣,以工架、念白、表演為主。當然也得有點唱工基礎。比如《連環(huán)套?盜御馬》,前半截《連環(huán)套?坐寨》是重唱工的,《盜御馬》是工架與唱工并重的,最后《拜山》一折又是念白與工架并重的。所以演架子花臉的演員,既要有很深厚的武功底子,又要善于表演、念白,還要能唱,并且還要有優(yōu)美的工架。架子花臉的劇目相當多,像張飛的戲、李逵的戲、曹操的戲,還有像《失街亭?空城計?斬馬謖》里的馬謖、《取洛陽》里的馬武、《十三妹》里的鄧九公、《審潘洪》里的潘洪、《李慧娘》里的賈似道、《群英會》里的黃蓋、《法門寺》里的劉瑾(jin)、《連環(huán)套?盜御馬》里的竇爾敦等等都是屬于架子花臉的范疇。二花臉的戲就比較少了,雖然也勾同樣的臉譜,可是表演風格有時近似丑角(jue),有時候還扮演一些詼諧狡猾的角色。例如《法門寺》里的劉彪、《武松打店》里的大解差(chai)這類的角色。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京劇《連環(huán)套?盜御馬》中竇爾敦的一段唱段。
主持人:噢,副凈的演員真是文武雙全呀!還有一種武凈類的又有什么名稱呢?
學生(3):武凈又叫武二花,或者叫摔打花臉。這種花臉只重武打,不重唱、念。最初有些武凈戲的演法也比較講究工架、表演、念白,如(鐵籠山)的姜維、《四平山》的李元霸,包括《艷陽樓》的高登等,都是由武凈來扮演的。但由于這些戲后來都由武生兼演了,武凈反而慢慢沒人演了。還有一些戲,如《青石山》的周倉、《定軍山》的夏侯淵,還有《長板坡》的張飛等等,這些本來也是由武凈扮演的,后來慢慢地都由架子花臉來演,武凈戲的范圍也就越來越小了。現(xiàn)在就剩下如《白水灘》里的青面虎、《竹林計》里的余洪、《挑滑車》里的黑風利等,這些還屬于武凈的范疇。
乙:今天可算是漲知識了,謝謝你們。
甲:節(jié)目最后,送給小伙伴們一首《中國人唱中文歌》
合:同學們,我們下次再見!